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020-09-29更新 | 485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浦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述体现的思想是
A.民族主义
B.禁欲主义
C.拜金主义
D.人文主义
3 .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D.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2019-01-15更新 | 413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C.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康德(   
A.否定政治革命的作用B.批评广大群众的愚昧
C.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D.认为思想启蒙和政治革命同等重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得到英国女王喜爱而进入国家剧场表演,18世纪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两本名著
①都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②都弘扬了各自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元素
③都因政治权势而得到广泛传播
④都批判禁欲主义,集中刻画人性本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 西塞罗曾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材料实际反映出
A.人文主义思想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
C.社会契约思想
D.建立有限责任政府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
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
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但丁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鼻祖
B.但丁诗作最早否定了宗教神学
C.但丁推动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但丁诗作最早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015-11-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陕西咸阳武功县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
D.君主立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