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882年,法国颁布《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这一措施旨在
A.加强对教育控制B.确立共和政体
C.实现教育世俗化D.传播启蒙思想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十四行诗以特有的技巧结构、漂亮的语言成为经典。他在作品里写道:“别把我的爱当作偶像崇拜,也别把我的爱人看成偶像,我的歌飘荡着忠贞的声音,只表达一种情绪。真善美就是我的全部,真善美万变不离其宗,这变化尽显我的创造,三位一体,魅力无穷无尽。”然而剧目审查上演制度实行后,在第六十六首十四行诗中他又写道:“这些都倦了,我召唤安息的死亡,譬如,见到天才注定了做乞丐,见到草包穿戴得富丽堂皇,见到纯洁的盟誓遭恶意破坏,见到荣誉被可耻地放错了位子,见到不义玷辱了至高的正义,见到瘸腿的权贵残害了壮士,见到文化被当局封住了嘴巴,见到愚蠢象博士控制着聪慧;见到单纯的真理被瞎称作呆俊,见到善被俘去给罪恶将军当侍卫,对过些都倦了,我要离开这人间,只是我死了,要使我的爱人孤单”。
——摘编自胡建新《浅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创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诗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莎士比亚诗歌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2016-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
C.反对宗教信仰D.因信称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的设计如图,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
A.卢梭主张开明君主制
B.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C.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D.卢梭背叛了基督教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欧洲宗教改革理论中,激励人们不断奋发进取,勤劳坚强,不畏艰难和挫折,努力争取成功,使世俗生活本身成为宗教实践,而宗教实践全部融入了世俗生活,基督教的传统美德忍耐、谦恭、虔诚、鄙视钱财等不再被提倡。此理论是
A.因行称义B.信仰得救C.教随国定D.信徒皆为祭司
2015-05-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云南昆明高三复习教学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