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留下了一串闪亮的名字: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追求共和是他们共同的目标B.他们为人类社会规划的设想已经实现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产生的前提D.理性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卢梭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杰出的思想家。下列对他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提倡自然权利说和开明专制,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提出三权分立说,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人
③提倡共和政体,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④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A.社会契约B.天赋人权C.君权民授D.主权在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对于孟德斯鸠来说,路易十四(1638 一1715 , 法国国王)是个恶棍,然而对伏尔泰来说,却是个英雄.由此可见 ( )
A.启蒙思想家没有共同的思想主张
B.法国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启蒙运动并非统一的运动
D.路易十四并非真实的人物
2016-12-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长沙一中高三下月考(七)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中天平的两端分别是教皇和《圣经》。这副漫画的寓意是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选择
B.《圣经》是人们唯一的、最高的信仰
C.《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D.马丁·路德与教皇争夺在教会中的话语权
2016-12-12更新 | 1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批判精神B.自由观念C.政治主张D.公民意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只有极少数获得自由走出洞穴的人,才可以看到真实世界。下列各项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哲学家治国优于直接民主B.理性认识高于感觉
C.鼓励人们独立思考D.美德源自人的灵魂
2016-05-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模拟卷(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以下对卢梭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卢梭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B.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
C.卢梭提出契约国家学说
D.卢梭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