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1 . 达·芬奇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両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旨在
A.反对封建等级制度B.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D.揭示人文主义的主题
2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导致启蒙运动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提出了民主制度构想D.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3 . 宗教改革的领袖加尔文提出,神职人员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产生,即使是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B.借鉴了启蒙思想家的一些理念
C.目的是破除人们对上帝的迷信
D.旨在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
4 .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就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据此可知,伏尔泰
A.反对英国国教B.推崇信仰自由C.主张宗教改革D.提倡君主立宪
5 . 18世纪初的世界文化,往往都是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的共通之处是
A.强调个人自由B.重视法制C.崇尚民主制度D.弘扬理性
6 .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认为:“奴隶绝不比自由人卑劣,因为他有着一个正直的灵魂。”智者阿尔西达马也说:“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这些思想
A.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B.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C.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D.与自然法的基本精神相吻合
7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
8 . 原本德意志地区没有统一的德语,自从马丁•路德以其家乡的中东部德语,融合了部分北德和南德的方言,把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统一的书面德语才初步形成。材料表明(  )
A.路德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B.宗教改革就是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C.德国要实现统一必须先统一圣经
D.路德的行动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
2020-02-10更新 | 54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B.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020-02-10更新 | 17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卷
10 .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2020-02-06更新 | 166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