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876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宋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

——摘编自赵然《书院德育的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道德学说在英国流行,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和英国德育思想的不同。

4 .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以下表述能够证明罗素这一说法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赎罪券增加的只是贪婪”
C.“上帝不会把得救赐给所有人”D.“教皇没有免除罪孽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多指专门以教授青年善辩而获取报酬的职业教师,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他们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是非的人。这是因为在柏拉图等看来,“智者”(  )
A.过于追求名利与技能B.哲学探究偏离了道德
C.诋毁苏格拉底的思想D.醉心于投机城邦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是
A.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B.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C.知识能够充实道德D.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7 . “‘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B.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2018-11-15更新 | 377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父和主教
B.神父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的教士
2018-10-21更新 | 19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B.共和制C.贵族制D.君主立宪制
2019-12-24更新 | 163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