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9 道试题
1 . 马丁·路德提出:“上帝的道不是借什么行为所能领受、所能爱慕的,乃是单借着信”,“只有信仰基督的人,才会变成一个善良的人;因着他的信仰,然后才有善良的行为”。马丁·路德强调的是
A.因行称义B.心灵净化C.因信称义D.行为检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智者学派就是教人们提升口才的,他们只关心论辩的效果,谁能在公民大会上雄辩滔滔,谁就容易赢得自己想要的政治决定。智者学派的这种观点
A.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B.导致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
C.为雅典民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D.旨在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良知
3 .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欧洲,“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等都曾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等高度评价过。这些充分说明
A.中西文明互鉴始于启蒙运动B.欧洲热衷学习传统儒学
C.文明交流有益于思想的发展D.中国文化理性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古希腊早期的神话中,诸神来自四面八方,比如主神宙斯和谷物女神得墨忒耳显然来自印度。后来,赫西俄德在公元前8世纪创作了《神谱》,把来自四面八方的诸神统一到一个体系当中,请他们到奥林匹亚山巅定居下来。这从侧面反映了
A.古希腊文化来源的多元性B.古希腊神话体现人文精神
C.印度成为希腊文化的源泉D.希腊神话是赫西俄德独立创作的
5 . 针对“诺亚方舟”,该书劈头就问:诺亚方舟有多大呢?它必须容纳不只欧洲所有成双成对的动物,连世上其他品种的动物也得在船上。……这艘船一定非常巨大,《圣经》却说只要四人就能操控。“该书”反映的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基督教认为对贷款收利息无异于盗窃。但1520年,教皇却宣布贷款利息只要不违反高利贷法,即属合法。1545年英格兰议会也通过法案允许利息存在,但最高不超过10%。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
A.宗教改革取得了初步胜利B.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已解除
C.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要求D.追求理性已成为社会的普遍诉求
7 . 世界各国文化大多不乏人文精神,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特点及成因。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思想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下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A.道德意志至上B.社会契约建国
C.三权分立制衡D.推崇君主立宪
9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2020-11-25更新 | 161次组卷 | 66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源
2020-11-20更新 | 168次组卷 | 6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