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A.彻底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D.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思想
2020-08-01更新 | 41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多样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反封建内容发生了变化D.思想解放的曲折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2020-07-08更新 | 8413次组卷 | 7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14世纪欧洲的鼠疫期间,“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当时这种情况
A.动摇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思想领域的变革
C.推动了欧洲的信仰自由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6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2020-04-17更新 | 680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17世纪30年代荷兰画作《阅读的老妪》,图中老妪阅读的是荷兰语版本的圣经。这一现象
A.弱化了荷兰人民对上帝的信仰B.展现了荷兰人安逸的世俗生活
C.表明新教理论在荷兰得到传播D.推动理性主义思潮兴起于荷兰
8 .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2020-03-07更新 | 565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2、13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供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文艺沙龙及节日庆典。这些活动倡导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并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具体形式,加以呈现和表达。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市民参政的热情高涨B.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
C.古典文化走向了复兴D.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
2020-01-2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中世纪欧洲人们习惯用拉丁语写作。但14世纪以来,用本民族语言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如薄伽丘用意大利语方言写作《十日谈》,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受到大家欢迎。 这一现象
①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②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推进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