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一种自然权利,人生而自由。由此可见(     
A.人文精神的内涵得到深化和丰富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束缚
2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认为人应追求财富B.认为信仰即可得救
C.极力反对教会神学D.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3 . 在达·芬奇的笔下,蒙娜丽莎“既像一位20多岁的青年,又像一位40多岁但保养很好的少妇;蒙娜丽莎的笑容……令人无法估计她究竟是在高兴还是忧郁;同样,蒙娜丽莎的身份也难以判断,既像是一位贵族夫人,又可能仅是一位平民的妻子。”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神秘主义B.人文主义C.自由主义D.理性主义
4 . 中世纪教堂一般拥有纵长高耸的空间,给人一种面对天国的升腾感和敬畏感。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开始流行如下图的圆顶和罗马柱式设计,建筑师把人体结构特征融入建筑设计中。这种建筑设计(     
A.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B.旨在复兴古典文化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进步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5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由此可推断(     
A.中国儒家文化对欧洲各国影响深远B.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借鉴
C.中西方文化都具有理性思辨的特点D.伏尔泰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精髓
6 . 图1—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的代表作品,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       
A.宣扬人性自由B.挑战教皇权威C.反对宗教信仰D.构建理性王国
7 . 马丁·路德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中指出,“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这一主张(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绝对权威
C.提倡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D.体现了近代社会的理性思维
8 . 某学者道:“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日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该文所述“他们发起的运动(     
A.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商业革命B.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D.加速了整个欧洲的社会转型
9 . 下图是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创作于1521的版画《敌基督——教皇出售赎罪券》。该画作意在(     
A.说明文艺复兴的原因B.反对德国的宗教改革
C.抨击教廷的欺骗行为D.强调科学革命的影响
10 . 有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思想家对于他们所栖身的世界展开了广泛深刻的批判:现存的宗教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司法体系、教育模式等均受到了质疑。这场运动(     
A.倡导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
C.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D.强调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2022-06-28更新 | 458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