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2020-10-01更新 | 1261次组卷 | 4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的欧洲城市,逐渐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畅通的道路、宏伟的广场、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
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
C.资本主义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3 . 如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
2020-09-20更新 | 592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观察如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普列汉诺夫评价说:“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修道院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之一。”可以为该评价提供重要依据的是,该作品
A.明显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通过写意手法揭示人性美
C.突破宗教题材追求世俗化D.全面否定了基督教的教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2020-07-08更新 | 10219次组卷 | 107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州区铭仁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2020-03-07更新 | 565次组卷 | 68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分权制衡,才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三权分立”学说成为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B.洛克分权学说的重要来源
C.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D.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
2019-08-26更新 | 45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2019-03-04更新 | 870次组卷 | 4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
B.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D.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2019-02-03更新 | 1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6989次组卷 | 11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