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哲学家格罗特认为,在公元前5世纪,智者的职业是训练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担当、追求和成功,“无论是于私还是于公”,他们带来的知识及对好的演说要素的理解,都对青年人起到了人格榜样的作用。由此推知,智者的职业活动
A.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勃兴B.重点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
C.迎合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D.体现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伏尔泰认为启蒙的目的是战胜反人性的权威,解除迂腐思想和迷信的束缚,获得人性的自由。康德认为启蒙就是树立批判的意识,摆脱不成熟的状态。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要求冲破权威统治的束缚B.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C.主张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D.对“理性王国”的认知分歧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智者们的关注预示着哲学新方向,苏格拉底使这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化了。他在自然哲学的尽头,调整了研究的方向。这说明
A.苏格拉底承袭了智者思想B.智者终结了自然哲学
C.希腊哲学具有更多社会性D.哲学研究远离了政治
2020-11-27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分层训练)
4 .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民族教会与廉洁教会。路德的这些主张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C.阐明了理性主义的内涵D.揭露了宗教信仰的虚伪
5 . 沙龙是指17至18世纪西欧上流社会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讨论场所和社交场所,是围绕一个沙龙女主人开展的社交艺术活动,以法国沙龙最为典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法国沙龙的核心人物是著名的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谈话主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被称为文化沙龙。出入者多为社会名流,充满贵族气息、矫揉造作和高雅高尚的刻意追求。

进入18世纪,沙龙表现出不同于前一世纪的风格。首先,女性在沙龙中拥有更多的权利并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其次,参与沙龙的人从作家、哲学家、政治家到科学家、宗教人士等;再次,沙龙类型也更多样,如哲学沙龙、百科全书派沙龙、政治沙龙等。沙龙社交谈话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由教育的作用、文学的探讨转为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中心。除此之外,沙龙社交也涉及到政治领域,法国大革命时沙龙成为革命思想传播的场所,各种党派在沙龙中聚合,宣传自己的革命理论和政治信仰。

19世纪的沙龙尽管还保存着形式上的存在,但已失去了往昔的繁荣和地位。

——摘编自(法)斐莲娜·封·德·海登林许《沙龙——失落的文化摇篮》等


(1)编写一幕发生在18世纪法国巴黎沙龙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沙龙的演变,谈谈沙龙在推动法国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的作用。
2020-08-27更新 | 4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编写人物对话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6 . “沙龙”本为法语“Salon”的译音,它原意是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豪华的会客厅。18世纪巴黎的名人经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沙龙由此成为思想活动的中心场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政治家、诗入、小说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通常都是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他们谈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材料二   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发生在18世纪法国沙龙聚会时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或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据材料二,指出他们的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2020-09-06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编写人物对话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7 . 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以下不属于“多才多艺的人”思想的是
A.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B.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憎恶
C.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D.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2020-08-31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分层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与普罗塔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不把奴隶看做人,而把人的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以下对古希腊对人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
A.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B.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C.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位置D.夸大了个人作用
2020-08-20更新 | 691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分层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D.发达的城邦教育
2020-07-11更新 | 7582次组卷 | 81卷引用:专题13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2020-07-11更新 | 6634次组卷 | 75卷引用:专题1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