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读如图,据此推断
A.教皇与大众矛盾迅速激化B.文艺复兴冲击了神权统治
C.自然科学弱化了宗教信仰D.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
2021-05-12更新 | 29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某学者认为“对古代希腊人来说……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观点相接近的是
A.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苏格拉底认为追求灵魂的善,对于人来说更为根本
C.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存在于人类灵魂中
D.亚里士多德认为庄重是自傲和顺从的中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教的首领是基督而不是教皇,教皇仅仅是罗马的主教和牧师。”加尔文也说:“我们所谓预定,是指上帝以其永恒旨意,也就是上帝自己决定了世界上每个人的成就。”两人的主张旨在
A.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C.提倡追求现实社会中的幸福D.以上帝的权威否定教皇的权威
4 . 14-16世纪,中国服装多为袍衫、背子、襦裙等宽松自然的服装,更多的是注重表现人的内在精神;欧洲服装力求合身,人体与服装衣料之间的空隙尽量缩小,根据审美需求夸张、突出表现人体的不同部位。这说明
A.工业化的水平影响服装样式
B.政治制度变迁响审美观念
C.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西方服饰
D.思想文化差异影响服饰艺术
2021-05-11更新 | 3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卢梭在《新爱洛伊丝》中说,“巴黎这个所谓的审美观最强的城市也许是世界上最没有审美能力的城市,因为人们在这里为取悦别人而费尽心机,反而损害了自己真正的美”。其意在
A.抵制城市生活B.推崇人性之美
C.倡导民主平等D.反思工业文明
2021-05-10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给每一个人以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权利,一切已有的价值规范和秩序将被重新估价和重新建构。这确乎是西方社会转向现代建构起“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使人们有可能逐步意识、认同、接受乃至维护和坚持诸如自由与平等、人权与人道,个人与社会、自然法与国家民主(法制)政治……等全新的“现代性”政治和“现代性”道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启蒙的道德意义在于摆脱中世纪神学的信仰伦理传统,在于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秩序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

——摘编自万俊人《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之建立论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子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价值观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现代价值观建立的共同作用。
7 . 如表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它们都
古希腊学者主张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逻各斯”是追求关于“善”的理念,是心智中的最高级思维
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B.推崇公德的构建
C.提倡人文主义精神D.蕴含理性的精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部分作品信息表

组别作者国家作品完成时间提示信息
第一组霍布斯英国《利维坦》1651推理、权利、自由
第二组洛克英国《人类理解论》1690天赋,真理、判断
第三组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1733议会、无限、引力
第四组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1748政体、气候.整体
第五组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1762公约、大脑、财产
第六组狄德罗法国主编《百科全书》1772冶金、假说、观察
第七组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1781类推、反省、空间

——摘编自《历史大回顾之欧洲启蒙运动》等


以“理性主义”为主题,参考如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5-09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研究指出,“宗教改革的动机与社会的要求相融合”,较早响应宗教改革的教堂,会众大多由“码头工人、工匠、熟练工人、商人和大学教职人员组成”。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A.市民阶层的成长壮大B.理性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在此,卢梭强调
A.道德和法律,追求平等B.理性和法律,追求分权
C.理性和正义,追求立宪D.道德和法律,追求共和
2021-05-08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