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6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A.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
B.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C.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D.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它导致了凌驾于欧洲世俗权力之上达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会的分裂,从而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精神内核,列举两位与薄伽丘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结出的“世俗之果”。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新的历史条件”。
3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两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4 . 14世纪初基督教当中圣母的形象逐渐开始转变为凡人妇女,拥有凡人妇女的温柔与亲和,艺术家们也试图将画面营造得温馨,使得神的形象更加接近凡人并拥有凡人的情感,这一时期的圣母形象被称为“谦卑圣母”。这反映出当时
A.基督教教义日益世俗化B.艺术创作彰显人性色彩
C.宗教改革影响艺术创作D.天主教在主动适应现实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两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511年,伊拉斯谟出版《愚人颂》,成为欧洲各国的畅销书。“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作者借“愚夫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愚人颂》的问世
A.为德国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B.引发了一场反对封建秩序的革命
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D.重塑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和精神
2021-04-23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马丁.路德主张取消僧侣作为人和神之间的中介地位,宣扬“普遍祭祀”的原则,即通过人对上帝,对《圣经》的真正信仰而得救。这一主张
A.加重了信徒经济负担B.使基督教的仪式更为烦琐
C.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D.切断了信徒与教会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公众’群体开始受到重视”“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
A.意在恢复被泯灭的人性B.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树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D.揭开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10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促成文艺复兴运动展开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