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永不更改的先定……个人的公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但人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蓄有私产、贷钱取利等一切正当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据此可知,加尔文的“先定论”(     
A.坚定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的新体系
C.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他们要问:教皇若为得钱以建立一个教堂的小理由而救赎无数的灵魂,他何不为神圣的爱和灵魂的痛苦的大理由而使炼狱空虚呢?”这一观点最有可能是出自(     
A.查理一世B.拿破仑C.彼特拉克D.马丁·路德
3 . 在中世纪圣经学者哲罗姆写作的《名人传》中,前三位人物依次是使徒彼得、主教雅各、使徒马太。在1338年彼特拉克所作的《名人传》中,人物列传顺序则按照古罗马国王的世系撰写。这一变化体现出(     
A.宗教信仰的衰落B.世俗价值观念的发展
C.封建王权的建立D.罗马政治制度的复兴
2022-07-09更新 | 331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欧洲的精神继续从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理性下降到形而下的尘世,成为偶然和杂乱的感觉经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也高举“理性”旗帜。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声称要服从理性的节制,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他们是沉思的学者。启蒙思想家猛烈地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进巴士底狱。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他们不再像17世纪那样用理性去证明和限制宗教,而是像人文主义者那样断言宗教是荒谬和欺骗。

——摘编自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材料二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他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主张开明君主制。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摘编自雅瑟《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启蒙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5 . 如表近代西方颁布的文件
时间国别名称主要内容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A.力图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B.蕴含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深受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2022-06-27更新 | 405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1543年,比利时人维萨里出版了《人体之构造》,著作以人体解剖与活体观察为主,同时配制了精美的人体图像以描述正常的身体构造。著作刚面世,便受到医学生们的欢迎。这一著作
A.体现了近代科学精神B.高扬理性主义的光辉
C.沉重打击天主教势力D.深受印象派风格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城邦就是正义的城邦,城邦里的每个公民也都具有了相应的美德:统治者具有了智慧,护卫者的美德是勇敢,生产者的美德是节制。而正义则是所有美 德中最高的一种德性。由此可知,柏拉图(       
A.认为美德可以逐渐养成B.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
C.要求按照职业分享权力D.提倡德性并追求正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提出,教会由选民选出,既不隶属于教皇,也不隶属于诸侯;教职也由选举产生,从教徒中选出长老会和牧师管理会。这反映出加尔文宗教改革(     
A.具有浓厚的新型民主色彩B.有利于缓和不同教派的矛盾
C.具有推动政教合一之意图D.有利于强化世俗国王的权力
2022-12-13更新 | 325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意大利诗人但丁大力倡议俗语写作,他认为"第一个开始用俗语写作的诗人,之所以心有所动,做此选择,是因为他希望他的语词能够被文化不高、读拉丁文诗歌太费劲的女士读懂","因为俗语作诗从一开始,就意在表达爱"。这一倡议
A.旨在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B.推动文艺复兴走向高雅
C.体现了对现世社会的关注D.否定了天主教神学理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