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0 道试题
1 . 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都只是相对有效,这种有效只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所以没有绝对的法律和正义。这一言论(     
A.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
C.有利于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D.强调应该统一民众的道德标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晏婴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认为周礼能“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在他看来,人在其本性上原本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导致彼此道德品质的差别。因此,孔子认为,要想达到“仁者”的理想境界,关键在于个体的内心自觉,“我欲仁,斯仁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侧重于要求社会关系双方对已克制权利的索取、对人克尽义务的相互性。《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人必须“以诚载道”方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认为“民无信不立”,必须“言而有信”、“敬事而信”方能立足社会。

——摘编自周庆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因而,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保守思想存在根本的差别。西方人更加向往独立与自由。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一切价值虽不必然为人所创造,但都是人所经验可及的,个人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西方人还倡导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实现个人价值,强调自主、自立、自我奋斗。“人是生而自由的”,“确信和崇尚人类合乎逻辑地推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宣扬“科学万能”等。

——摘编自孙兰英陈嘉楠《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先哲提出的有关社会价值观方面的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022-11-3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要求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他们崇尚“全才”,不仅重恩辨和理论,还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这些思想特点(     
A.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容易导致个人主义思想泛滥
C.束缚了人们的冒险探索精神D.表明资产阶级反对禁欲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年)在撰写《佛罗伦萨史》放弃了从上帝创世开始写作历史的手法,而是从佛罗伦萨建城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代的、现世的生活,力求从人以及个人的品德、性格中去挖掘历史运动的缘由。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城市发展B.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D.欧洲已经出现了人文主义叙史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称:“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等于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其核心要义是(     
A.追求科学知识B.主张社会契约C.倡导三权分立D.提倡天赋人权
6 .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A.贯穿西方历史发展始终B.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
C.一直坚持反对神的束缚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人的学说跃居历史的舞台,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武器。人是一切理论的根本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主张以理姓作为审判台,克服人类的一切“迷误”,找到改造社会的方案。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人道”“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以之启发人们的头脑。同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决战。与宗教神学世界观相对立。“人”的学说对于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具有进步意义。

材料二   法国启蒙思想对新文化运动的重大影响在于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高一涵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借助卢梭等人的自然人性论、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立人”,实现“人根本上解放”为目的的启蒙思想。受卢梭学说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把人看作是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和价值核心,包括国家在他们的眼中也不能凌驾于人之上,更不可以借国家之名剥夺个人权利,国家是因为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获得合法性。可见,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借助人民主权理论确立了一种国家和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22-09-08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路德引用早期基督教传教士保罗的言论,指出“在基督里,并不分男的、女的,不分自主的、为奴的,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就身体而言,他们都是平等的”。路德的上述思想(     
A.提出了建立民族国家的诉求B.渗透了主权在民的观念
C.结束了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D.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启蒙思想家强调,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它就只能是世俗的,而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认为理性是立法的基础B.反对宗教信仰
C.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D.强调个人利益
2022-08-07更新 | 419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思想的三种性质批判性:欧洲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辐射性: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的交流、辐射,从古到今是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地方去。

传承性: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摘编自陈乐民《敬畏思想家》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欧洲思想的认识,对此提出你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运用具体的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