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中世纪的道德哲学家说,最光荣的职业是修士和修女,因为他们远离世界,献身于祈祷和冥想。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认为,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处理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据此可知,材料中的
A.道德哲学家反对禁欲主义B.人文学者重视现世世界
C.道德哲学家主张理性思考D.人文学者反对信仰上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6到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B.说明了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
C.它顺应了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D.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欧洲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与发展,体现在
①以人性对抗神性②反对迷信和宗教狭隘③强调宗教信仰自由④强调世俗生活合理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对精神领域内的绝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宗教改革中符合该观点的主张是
A.肯定人性否定神性B.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C.追求现世幸福生活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
2021-06-29更新 | 292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1-08更新 | 1235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外国教育史》记述: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B.教会特权被削弱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自然科学的兴起
7 . 了解17世纪英国的人物和事件有助于加深对英国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年)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属于议会,且高于其他两权,强调了立法机关在政府各部门当中应处于支配地位,行政机关向定期召集的议会负责,这正好成了光荣革命后英国宪制对权力的安排。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国家绘制了一幅美好的制度蓝图。

——据高健《西方政治思想史》等整理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反映商业资本家观点的经济思想及政策体系。从15世纪开始,城市工场手工业日益扩大,生产日益发展,封建自然日趋衰弱和解体;由于地理大发现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从17世纪开始,英国确立了对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这一政策和原则的指导思想就是重商主义。

——据张亚东《重商主义与英第一帝国经济政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经典力学在自然科学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洛克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差异,并分析洛克思想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重商主义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的表现。
2020-07-1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对精神领域内的绝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这反映了宗教改革有利于( )
A.破除宗教迷信B.推翻君主统治C.解放人们思想D.缓和社会矛盾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

材料二   “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18世纪欧洲

材料三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材料二中这个“现实的黑暗”又是指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有哪些
2020-02-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思想解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他的作品( 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诗人、艺术家、高利货者、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和贩夫走卒等不同身份、阶级和职业的人。

一一摘编自吴泽义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材料三 卢梭指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程度动物。”“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把人置于什么样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思想主张。
2020-02-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