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2022-06-09更新 | 12049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论及父亲对子女的监管权,他认为(未成年)子女尚不能运用理性去生活,因而在政治上还不能成为自由人。孟德斯鸠在此强调的是
A.理性是获得自由的前提B.家庭是儿童教育的主体
C.情感经验比理性更可靠D.父系家长权威不可侵犯
2022-06-08更新 | 63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0)在其《誓言》中写道:“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之事及其他恶劣行为……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A.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B.反映了神创论的影响力
C.确立了西方的医疗道德规范D.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2022-06-08更新 | 4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十分赞赏中国通过科举和所谓根据个人品德才干遴选官员的制度。他在《风俗论》和《路易十四时代》都有所谓举贤授能的论评,他认为中国皇帝是能洞察下情、任人唯贤的,因此不乏溢美之辞,称颂中国皇帝是:“以善良仁慈、行高德远而驰名遐迩的君主。”总之,“有一个开明的君主,佐以通过考试或由于德行而选拔出来的官吏,奉行完善的法律,并以纯洁的道德来团结人民”,这是伏尔泰从东方世界所看到的中国,确切地说是他从神秘而遥远的东方所“构想”出来的中国,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国。

——摘编自钱林森《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19018月,清廷颁布上谕,承认科举“流弊日深,急宜讲求实学,挽回积习”,明确科举考试,引导士子、官吏重视政治与实事,以求真务实。19033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折》称:“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19058月,由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已成定局,引起中国舆论的.极大关注,立即废除科举制的呼声大涨。由袁世凯领衔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得到清廷的批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宣告结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中国科举制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废除科举制度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看待科举制度的正确态度。
2022-05-27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中毕业班考前定位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拉斐尔创作了油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显现出人间母亲的温柔、慈爱。就此画,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拉斐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人面对人,而不是宗教给予他的神。”该评论家意在说明拉斐尔(       
A.要求摆脱宗教束缚B.诠释世俗的人性美
C.推崇浪漫主义手法D.过于追求感官享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总混杂着情感、欲望,总有兽性的一面,如此作为个人在参与政治,掌握统治权时,容易受情绪、情感、欲望的左右,无法完全做到秉公,无法维护正义。而法律是没有欲望的中庸之道,它不受个人情感的控制,它就是它,是正义的化身。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主张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B.肯定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
C.认为人性与法律完全对立D.推崇以人文精神管理国家
2022-05-22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若作中对神谕、朕兆(征兆)等神明启示进行大量记载,但是在他的笔下,这种作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即使表现了神的旨意,它也只是作为支持人类意志的一种意志。这表明他
A.力求揭示历史发展全貌B.将宗教观引入历史
C.对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2022-05-22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一定意义上,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对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对女性)的霸权,故女权主义在继承理性遗产的同时也批判启蒙运动,女权主义与启蒙理性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挣脱与羁绊共存,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
C.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
D.成为西方建立霸权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苏格拉底认为国家须由懂得政治的人来治理,士兵必须由懂得军事的人来率领,就像在一条船上,应该由一老练的人当指挥,船的所有者及船上的其他人都要服从这个有知识的人一样。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要求完善直接民主方式B.反思雅典民主政治体制
C.坚持民主政治运行规则D.积极倡导人术价值理念
2022-05-1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好教育联盟2022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06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