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将一段话译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仅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但在实际上,原文并没有这个“仅”字,因而引起了一些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路德一生屡次修改他的译本,但始终不取消此“仅”字。马丁·路德此举旨在
A.反抗世俗王权统治B.建立廉价教会
C.倡导教随国定原则D.维护教皇权威
2022-06-01更新 | 34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启蒙运动时期,官方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当时的作者要么匿名出版,要么在评论时局时加以掩饰,伪装成对外国局势的评论,但即使这样,当时欧洲的出版业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欧洲出版业的进步又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这表明
A.启蒙思想得到了欧洲的一致追捧B.君主专制体制已完全瓦解
C.启蒙思想与出版业二者相互影响D.大众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狄德罗主张,国家应当从教会手中收回一些管理社会的权力,让平民百姓都学会读书算数的本领。大量删削那些无用的古典学科,突出数物化等学科的地位,辅以文学、历史、音乐、图画等科目。这些主张
A.强调了科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B.阐明了宗教改革的终极目标
C.确立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目标D.蕴含了理性主义的教育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前7世纪开始,那些不是祭祀的普通希腊人也开始探索并记录知识,思考生命和存在的意义,然后提出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世界真正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独立的精神绅士”是
A.自然科学的引路人B.社会道德的实践者
C.民主政治的改革家D.人文精神的发掘者
2022-05-31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实战演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因嫁妆的上涨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婚姻模式,即只由嫁妆的多少来选择婚姻,衰落的老贵族家的儿子娶了嫁妆丰厚的商人的女儿,以往那种门当户对式的同阶层内部的婚姻情况不断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A.资产阶级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B.奢侈之风在社会上盛行
C.财富对社会等级观念冲击日甚D.现代婚姻观念逐步形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契约生活这一领域,官方主流文化习惯以“义利”关系来衡量人们实际契约生活中的具体交易行为。这种“重义轻利”观念的宣扬使得古代中国契约生活的道德性更为突出,在官方主流文化看来,契约的互惠性应该让位于契约的互助性,他们视契约为老百姓之间相互救助的重要手段。在儒家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双重“绑架”下,中国古代的契约制度缺少天然的商业属性,其被赋予了更多“救助”的责任。这就使得,如果“义字当头”,“利”就可以让位,甚至可以被忽略。而这种“义”需要到怎样的程度呢?似乎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而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这些传统美德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最理想的“借口”,于是白纸黑字契约在“良心”和“道德”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你若较真,别人还会倒打一耙。

——摘编自万珊珊《从中西方契约文化看当今社会契约精神缺失》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封建经济关系的崩溃、罗马教廷的衰落以及新教的出现、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取代信仰的一致性、身份地位被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交往所取代,这一切变化导致非常重要的结果:一是个人主义的崛起,对个人的生命、安全、财产、自由等诸项权益的保护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二是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前那种概念模糊的“神授”王权、“天赋”帝国被具体的、强大的国家统治权力所代替。近代最早完整地提出社会契约理论的是荷兰思想家格劳休斯,往后的斯宾诺莎以及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这些人推开上帝、离经叛道,明确反对君权神授,用理性主义代替神秘主义和愚民政策。他们都相继提出了各有独立见解的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些思想家那里,有的利用社会契约理论来为君主专制制度辩护,但更多的则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借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来论证主权在民、主权利民以及自由、平等的政治主张,来论证进步的民主思想。

——摘编自罗国亮《试析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由来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契约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族国家”指在同一政府治理下,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民众共同体。在欧洲历史上,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事件有
①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黑船事件引发日本的民族危机
③拿破仑战争促进民族意识觉醒
④国际工人联合会在伦敦的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30更新 | 44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公元前457年开始,第3等级的公民也有权担任执政官。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开始担任首席将军,进一步完善民主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事就是所谓的民主政府审判并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个时期的社会和政治都很混乱,苏格拉底的死证明了雅典司法制度的脆弱。苏格拉底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内在的道德的强调。苏格拉底试图发现普遍而正确的道德,反对智者对道德价值的怀疑。他认为美德能带来幸福,最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关注道德,遵循理性的指引。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就是道德知识。

——摘自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希波战争期间“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的表现。结合所学,概括希波战争的胜利对古希腊文明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结合当时雅典的社会状况分析苏格拉底关注道德哲学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了新教禁欲主义思想。它主张把劳动或工作看作是增加上帝荣耀的神圣职责或手段,既反对贫穷、懒惰,又厌恶“豪门的放纵挥霍以及暴发户的奢华炫耀”。该思想
A.是对中世纪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强化了宗教学说对人们的束缚
C.适应了新经济因素发展的要求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分别具1535年和1558年茁国诺福古郡庄尻财产分布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影响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宗教改革的推动D.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