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
2020-11-05更新 | 433次组卷 | 10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西方关于幸福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     
论者言论
中世纪教会放弃一切理想和人生欲望,追求彼岸幸福。
历史学家瓦拉(1407-1457)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
银行家洛伦佐(1449-1492)飘忽而逝的青春多么美好。欢乐的时候且欢乐,未来的事情无法预料。
作家拉伯雷(1495-1553)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

A.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B.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幸福感较强
C.教会的权威进一步提升D.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逐步发展
2020-10-16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
A.生物学B.逻辑学C.伦理学D.生理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曾言道:“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实际上反映出柏拉图
A.主张美德即为知识
B.推崇个人理性思考
C.抨击雅典政治体制
D.肯定理念是万物本源
5 . 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二者都构想了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这表明
A.教皇放松了对教民的控制
B.教民已有成为教士的权利
C.教民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D.“信仰得救”思想深入人心
2020-10-14更新 | 12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完善了古希腊的道德建设
B.促使古希腊个人意识的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发展
D.弘扬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精神
8 . 中世纪声乐的主流是单声部的素歌圣咏,它庄严、朴素、流畅,没有固定的节拍,采用吟诵胜歌调,非常适用于宗教礼仪。中世纪末期的歌者,常常兼任诗人、作曲家的多重身份,从民间的世俗生活中汲取养分。在歌词内容上更多关注爱情、女人等。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2020-10-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世界近代时期,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①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都反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③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都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要人认识“真正的我”,强调这个真正的“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B.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
C.忽视对雅典现实生活的关注D.主张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