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2020-07-08更新 | 10217次组卷 | 107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便只有约定才可以成为人们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该观点认为
A.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B.民众应该敢于挑战一切权威
C.法律是民主权利的可靠保障D.政权合法性源于人民的意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4世纪的法国,包括宗教音乐经文歌都已经世俗化,作曲家们所作出的世俗音乐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宗教音乐。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B.宗教改革不断深入
C.人文主义思想传播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5 . 17、18世纪以来,一些思想家表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平等、自由追求幸福与财产是人的固有品质”。这些思想家旨在
A.以法律形式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B.摆脱神学控制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强调个人自由应该服从公共意志D.承认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由平等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而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
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7 . 有论者这样评价一个时期:“那时,每个人的欲望都光芒万丈,每个人的意志都摆在他自己的宝座上;那时,人类成为宇宙的立法者,开始分不清伟大与邪恶的差别;那时,城邦的荣耀、民族国家的偶像,使台伯河畔那个古老的帝国梦,从堕落的罗马教会中脱颖而出,像恶之花一样燦然绽……”这一时期是
A.古典时代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8 . 法国大革命前十年,谈论卢梭和阅读其著作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阅读伏尔泰等启蒙蒙运动主流派别著作的人数。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的激进派华卢梭为祖师,罗伯斯庇尔等把《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诵读。下列属于卢梭思想的是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开明专制D.君主立宪
2020-04-21更新 | 22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否定了罗马教廷神圣权威
C.促使不同于天主教的新教派产生D.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
2020-04-18更新 | 344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竞培中心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宣传画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上帝托梦给正在熟睡的萨克森选帝侯,在他下方,路德凭借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领受上帝赐予的福泽;经文上写的是上帝的话语,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一一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由此可知,路德宗教改革
A.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战争B.目的是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
C.旨在实现宗教信仰自由D.加强了天主教的宗教权威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