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伏尔泰和卢梭作为法兰西的伟人,各自的伟大显然毫无疑问。然而,他们生前却是冤家对头,互相仇视、攻击,至死不休。伏尔泰与卢梭争论的焦点话题最有可能是
A.国家政体的形式
B.法律与人的关系
C.公民权利的来源
D.自由平等的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A.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指责社会契约论排斥君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B.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C.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世纪的欧洲城市,逐渐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畅通的道路、宏伟的广场、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
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
C.资本主义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彼特拉克曾说:(意大利市民)“强烈地渴求物质财富、世俗权力、人性之爱、家庭生活,正是他们把意大利打造成了基督教欧洲的最富裕、最文明的地方”。这表明文艺复兴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粉碎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C.带来个人主义泛滥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 . 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肯定人性,追求幸福B.宣扬信仰自由,反对教会
C.鼓励追求财富,满足私欲D.宣扬理性,追求正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正当的行为必然导致幸福。”苏格拉底是正义的人,行正义的事,结果却被判了死刑。苏格拉底认为的幸福
A.以追求现世享受为目标B.追求灵魂的自由与完善
C.遭雅典公民的普遍抵制D.承袭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8 . 有学者评论:加尔文的预定论思想,“把资本积累时期的社会分化、商业竞争成败的社会现象加以神化,鼓励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源、发家致富,同时使竞争破产者、社会下层和没落的贵族服从命运的安排,接受上帝的决定”。可见,加尔文的预定论
A.强调信徒均应听命于上帝B.缓和了宗教与世俗的矛盾
C.摆脱了天主教的禁欲主义D.从神学角度肯定社会现实
9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往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卢梭提出这种思想的背景是,当时法国
A.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
C.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