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世纪,部分启蒙思想家把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设计为“高尚的蒙昧人”形象。如卢梭认为“蒙昧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的人只知道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之中”,伏尔泰笔下的“天真汉像空气一样生来自由”。这一形象设计旨在(     
A.批判殖民侵略,弘扬自由博爱B.反对封建专制,建构理性世界
C.揭露迷信愚昧,倡导天赋人权D.讽刺教会权威,推崇世俗生活
2023-05-21更新 | 648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泰勒斯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依照对自然的观察: 物质在太阳作用下散发出水汽,水汽在空中凝聚成水珠而形成降雨,从而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生于水还于水。该认识(     
A.摆脱了神创思想束缚B.源于民主政治蓬勃发展
C.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D.开创实验科学研究方法
2023-05-19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货币是一个可靠的朋友,它虽然会由这个人转给那个人,但若能使它不流出国外,就很不容易浪费消耗掉,增加金银应当是该国政治经济的大目标。据此可知,洛克主张(     
A.推行重商主义B.发展手工工场C.抑制通货膨胀D.实行自由贸易
2023-05-14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对于政治,除非被迫,苏格拉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从未表示任何兴趣,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战时和平时,却一直是一位忠诚的公民。他以极其强调的语气断言,他从来没有考虑把政治作为自己的职业,并断言,他作为一个维护正义的战士的立场也使他与政治无缘。”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B.认为政治与维护正义相悖
C.注重政治生活道德性D.以客观立场维护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26年5月,遭受专制迫害的伏尔泰逃到英国后,他的第一印象是“那晴朗明媚的艳阳天,似乎英国的天都要比法国的蓝”“英国人生活自由而富足,艺术被尊崇,被奖励”。于是,他由衷地发问:“椰子能够在印度结果,在罗马会不会成熟?”据此可知,伏尔泰(     
A.倡导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尺度B.主张自由生产和自由竞争
C.推崇英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D.强调主权在民和人文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都是基督教徒,他们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观念来批判封建教、俗等级制与特权制,阐扬基督教的传统美德来批判教、俗贵族的荒淫与堕落,借助上帝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这表明文艺复兴(       
A.借助古典文化宣扬人文主义B.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C.继承基督教的神学文化D.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罗马教廷
7 . “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的“他们〞应该是指(     
A.启蒙思想家B.人文主义者C.智者学派D.改革者
2023-04-2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6世纪,路德提出“两个王国”理论,即“属灵”王国和“属世”王国,两者在相关的权柄领域内各司其职、互不统辖、互不干涉,共同管辖上帝创造的世界。这一理论(     
A.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C.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直接引发欧洲科学革命
9 . 马丁·路德认为:“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宣扬人应该追求来世幸福B.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C.主张建立严格的教会仪式D.强调信仰即可得救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