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没有一个强有力国家组成民间社会时,基督教居然能够维持,这是欧洲得以继续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教会有能力把世俗的目标经由宗教条例合法化。最初,教会把一周7日的第一天礼拜日定为“主日”,在这一天,任何不得攻击他的敌人,以营造一种比较和平的社会氛围。不久以后,又陆续发展出各种圣日,在圣日也不能攻打敌人。而后,又提出所谓“神的休战日”;还规定在集市的日子不得争战

——[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材料二 16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首岁教捐法规定”,主教等高级教士就任新职时不得将圣俸收入交给罗马教皇,而应将第一年的全部收入,及其后每年收入的1/10上缴英国国王。“禁止上诉法规定”,有关遗产继承与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从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或约克大主教法庭上呈现到罗马教皇法庭。“自尊法”规定,国王及其继承者应被尊为英国教会在尘世的惟一最高首脑。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神”与人是不能直接交往的,它必须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教会。如果神与人能直接交往,信徒们不必借助教会就能得救,那么教会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了,这样的结局显然对教会更为危险。教会要保持神与人之间的中间人地位,就必须具有解释神启真理的能力。而要令人信服地解释神启真理,他就不能抛弃理性与逻辑思维的方法。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教会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教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上述法令对英国所产生的影响。
(3)请概括材料三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治要孝经广要道章》引孔子的话:“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善于礼。”在孔子看来,礼乐是治国的基本方式之一。从个体来看,通晓礼乐,以礼残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君子好礼、学礼并非仅仅自立;从治国来看,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君子好礼、行礼,就不单单是个人之“修身”,也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的社会治理办法,即以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常的依据,犯罪者的动机是否合“礼”,对审判结果会造成直接的重大影响。中国历史上的“礼”“法”合流,是以“礼”入”法”而成,即是汉廷尉陈宪疏中所说的现象:“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摘编自王乐《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治》

材料二 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建立在推崇个人权利至上的基础上,把私有制、私人占有、自我所有权看作天经地义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亚当·斯密将“看不见的手”“公正的旁观者”“经济理性人”“守夜人”等经典隐喻缘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有关未来文明社会的乌托邦;诺齐克提出“最小国家”体现了自由至上的理念;哈耶克坚持从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个人自主。

——摘编自张国清、何怡《西方社会的治理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局限性。
3 . 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指出:“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材料三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分别列举这一时代“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思想家(或宗教领袖)及其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世纪,各种重大事件和人物在文艺复兴这座大舞台上风云聚会。只有当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精神进入神学领域及基督教会的信仰层面,欧洲才爆发具有重大意义的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巅峰时期,通过联姻形成的西班牙国家,热衷于宗教传播,近海宜商的地理环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理论的基础,理性思考导致了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成为文艺复兴的最后表现,也是它对现代世界观的突出贡献。米兰多拉创作了《论人的尊严演说》成为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宣言,为后来以理性为基础的政治哲学引导社会政治革命方向、确定以个人权利和社会契约为核心的政治形式奠定基础。文艺复兴推动了一场自发的、越来越广泛地革命意识产生,它真正影响到西方文化的每一个方面,西方文化发展毫无疑问的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摘编自上海社科出版社出版《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比较开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开始认为,他们的工作应当是“世俗化”,由宗教宣传扩展到对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介绍。以前的重点一直是“把异教徒从地狱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而现在的问题则是要“把异教徒从现实苦难的地狱中解救出来。”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有许多传教士设教堂、办学校,发表公开演讲,开办图书馆、博物馆和医院,出版报纸和杂志,传播西方文化。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近代中国“两级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方相斥相纳的历史。

——摘编自李金娜《梁启超晚年的中西文化观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促进宗教发展的史实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5 . 启蒙运动的层次丰富多变,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了这场运动永恒的探讨话题。它既不是纯粹的理性主义,也并非一味的倾向非理性主义,它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思想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在文化观上,他批判启蒙运动所颂扬的文明与科学的进步(反对以启蒙思想家的知识和智慧为信奉标准),并对启蒙思想家所高扬的理性原则……提出深刻的质疑;在艺术观上,他是感伤主义的代表和“浪漫主义之父”,这个流派的意识形态由于过于颂扬意志和情感而具有反启蒙、非理性的性质。

——摘编自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反启蒙思想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给每一个人以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权利,一切已有的价值规范和秩序将被重新估价和重新建构。这确乎是西方社会转向现代建构起“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使人们有可能逐步意识、认同、接受乃至维护和坚持诸如自由与平等、人权与人道,个人与社会、自然法与国家民主(法制)政治……等全新的“现代性”政治和“现代性”道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启蒙的道德意义在于摆脱中世纪神学的信仰伦理传统,在于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秩序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

——摘编自万俊人《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之建立论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子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价值观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现代价值观建立的共同作用。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它导致了凌驾于欧洲世俗权力之上达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会的分裂,从而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精神内核,列举两位与薄伽丘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结出的“世俗之果”。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新的历史条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它主要是对重要文献的分类编排与汇辑,它的主要用途是仕途举子学习和参考之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却没能收录其中。作为一部丛书,延续了自晋、隋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编纂《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也销毁和删改旧书图书3100多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汇集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等160余位作者的智慧结晶。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表:

撰写人涉及学科条目代表作
伏尔泰历史学、哲学历史、智慧
孟德斯鸠哲学情趣(品味)
卢梭政治经济学、美学音乐
霍尔巴赫政治经济学、化学、宗教史、自然史
达朗贝尔前言、数学、物理学日内瓦
迪德拉美学、农学、手工艺、政治学、哲学艺术、农业、手工业者、钢、自然法、爱真理者、政治权威

——摘编林硕《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法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书编纂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书的编纂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书所透视出的中法文化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编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知识分子当中,而到了“宗教改革”,影响更进一步。究其原因……在西方……所有人都信教……“宗教改革”接着“文艺复兴”下来,享受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而把人文主义普及到了社会换句话说,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因为这件事情是人人都要参与的。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发展,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认为人们的物质欲望是生来就有的,“虽尧、禹不能去民之欲利”,如果任其发展,社会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但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并不可怕,任何人只要能努力学习,专心致志,按人为的社会规范行事,积善而不息,就能成为君子。荀子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的社会,他主张由贤者、能者统治国家,由他们制定出礼义、制度来教化人们,引导人们的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荀子以舟和水比喻君民关系,提出“爱民”“利民”“惠民”“宽政”等一系列主张,并认为这是社稷长治久安之本。

——据刘军鹏《荀子社会管理思想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发扬光大了其人性本善的观点。他特别强调灵魂中有理性的因素,认为人要不断制服和排除自身非理性的欲望,有理性的生活即是有德性的生活。柏拉图倾向于斯巴达的政治,认为人只有受过教化才能成为杰出的人。柏拉图还认为,智慧是最高的品德,通过知识的获取而得到的就是智慧。因此他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至善”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把“善”与“智”统一起来。在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里,是由“哲学王”来统治的,武士们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哲学王”就是集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于一身的贤人,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把国家和个人引向“至善”。

——据李革新《灵魂的净化——柏拉图哲学的内在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与柏拉图提出的理想社会的不同历史结局,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与柏拉图思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