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时务报》的畅销
A.使宣传西方思潮成为主流B.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
C.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021-09-10更新 | 644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历史可谓一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明清时期,国人已经有了一些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如传教士等,但真正意义上的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一般认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民族出路的过程中把目光投向西方,经历了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派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以“中体西用”为旗帜向西方学习。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了以引进西方政治制度为目标的运动。民国初期,一些知识分子打着“民主”“科学”的大旗,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李大钊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此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日益和中国实际结合,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

——摘编自郭朝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分化及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1919年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发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
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021-05-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5 . 人类文明的成长往往呈现世界性的特点。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内悬挂着一副清末民初一位学者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这说明他认同的观点是
A.新旧文明与东西文明都是一成不变的
B.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
C.新旧文明与东西文明都是完全一样的
D.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与冲突
6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不平等的原因平等观
卢梭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官职的设置,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都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人生而平等,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分化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与阶级。
李大钊传统伦理纲常是不平等的社会原因,经济不平等是终极原因。接受进化论、唯物史观思想,主张实行公平分配。
在经济平等基础上追求人格平等。批判传统伦理纲常,主张男女平等,延续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洁《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1-05-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中期面对中外变局,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两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中国“富强”的“本源之计”在于循习“西洋政教”,他还批判了传统士大夫“中国有道夷狄无道”的观念。这一认识
A.表明晚清政局出现新的变化B.促使先进分子关注西方制度
C.标志着清政府改变了外交策略D.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旭麓提出,“传统思想,在其开始大都是合理的,一旦成为传统,它的惰性就越来越多。革命与改革在于对惰性的鞭打,鞭打的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传统又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起来”。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
9 . 下表是洋务派对近代企业的看法,据表可知洋务派官员
李鸿章事可归民办者忌官办。西洋理财书言之甚明。即外国公司亦听民自为,官亦未尝过问也。多一分官费,少—分民利。
左宗棠惟须招商办理,给予便利。一经官办,则利少弊多,所铸之器不精而费不节。
A.重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B.放弃了中体西用的原则
C.支持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D.关注近代企业管理模式
2021-01-06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属中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蔡元培说,“国民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蒋梦麟等认为完全人格者应具备: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据此表明近代教育家
A.受西方思想影响B.反对封建旧教育
C.为社会塑造新民D.力主教育救国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