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中学生来信:“每读一文,老师必讲此文之起承转合,于“若夫”“然则诸字,不惮反复解说…我等听了许久,还是莫名其妙。…他老人家越讲得津津有味,我们越是不懂。所以同学诸人最厌恶的功课,就是国文,不特仆一人存此想也。”这封来信
A.是对开展新文学革命的肯定B.陈述了当时国文教育的弊端
C.充斥对传统文化的强烈不满D.体现了当时崇洋媚外的思潮
2 . 当京师同文馆拟开设天文、算学馆并聘洋人教习西方科学时,便遭到守旧者的强烈反对,将引进西方科学上升到“用夷变夏”的高度,“中体西用”说提供了可以抵御顽固派攻击的一种解说。据此可知,“中体西用”
A.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共识B.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演进和深化
C.有助于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心理障碍
3 . 【不同人眼中的孔子】

材料一: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中国哲学家孔夫子》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祭孔令》

材料三: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概述材料中伏尔泰、袁世凯、李大钊所说的孔子。
(3)他们这样评价孔子的意图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孔子的形象在后世历经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人们,从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摘编自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这一时期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董仲舒和朱熹是如何“建造”儒家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为重塑孔子形象而写的书籍,并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康有为改造孔子形象的行为。
2019-07-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学段历史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伏尔泰对中国的孔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曾作诗称颂道)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中国最古老、最有权威的儒家典籍“五经”,之所以值得尊重,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   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时代的隐士”和伏尔泰对孔子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黄宗羲和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以上材料对孔子及其思想评价不一,对此你有何认识?
2019-06-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同时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是怎样“建造”新思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材料二   只有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极其特殊的原因,才能解释作家们的事业,以及这项事业的成功。伏尔泰精神久已问世;但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的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的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分析“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表现。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社会影响。

材料   充分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及精神力量的强大,则需要一流哲学家的智慧和一流思想家的引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说明思想家是如何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的。
2019-05-0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

——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材料三   以下两图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2005年“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材料四   (对儒家思想)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
(2)请结合材料二,对材料三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2018-12-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石屏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如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它犹如西方的文艺复兴那样,采用高明的宣传手段,在黑暗的世界为人们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播下了民主思想的种子。所以从它的影响方面说仍不啻为一场胜利的变法。

——根据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整理

材料二   在新文化运动中,“人,这个万物之灵,被隆重地抬了出来”。这场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西方文明的优势,看到了自由、民主等观念的魅力,看到了它们给现代化做出的贡献。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开始学习,并试图把西方的价值观念纳入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之中。而儒家文化却已经失去了它从前的地位,它不再是一种规范,关注它的人越来越少,也很少有人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根据薛超良、刘思悦《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维新变法宣传手段的共同“高明”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维新变法“从它的影响方面说仍不啻为一场胜利的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并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将西方的价值观念纳入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之中的。
2018-12-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8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 - 周末培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变化中的孔子

材料一   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巴黎,1687年)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祭孔令》(1913年)

材料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伏尔泰、袁世凯、李大钊分别如何评价孔子?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历史上孔子形象的嬗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的思想有何不同?
(2)以古代和近代的史实证明材料二中中国文化“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的观点。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如何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
2018-07-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四中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