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 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3 .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有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这些描绘反映了(       
A.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的情怀B.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机趋向成熟D.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学者之大患,莫甚于不自有其耳目,而以古人之耳目为耳目;不自有其心思,而以古人之心思为心思。”由此可知,梁启超(       
A.主张古为今用,宣扬言论自由B.抨击封建专制,鼓吹民主精神
C.要求文化变革,发展现代学术D.倡导独立思考,反对思想禁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严复赞成保国保种但反对保教;章太炎主张维新但是反对独尊今文经;谭嗣同虽表示赞同其新思想,但也对“伪经、改制”之论并不完全赞同。这反映出维新派(     
A.大都否定传统儒学B.群众基础较薄弱
C.内部分歧较为严重D.政治目标不明确
6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使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理念B.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D.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2022-09-04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帝: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筹办夷务始末》)……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

材料二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18415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tǎng),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材料三   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材料中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层和普通人民的反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是什么?
2022-08-15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但它并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在破坏旧传统与重建现代价值的过程中,新文化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六、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七、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并指出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022-0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指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期间
A.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B.国人广泛接受民主科学思想
C.传统礼教受到猛烈冲击D.“尊孔复古”的逆流被终止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甚至相互之间还辩驳、诘难。

材料二   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学齐驱并驾,峙而为三,吁!自唐季来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后梁开国君主李存勖被养子李嗣源所杀,李嗣源嫡子李从厚被养兄李从珂所杀,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整个社会有效凝聚起来,让国家的长远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根基,这是张载所深思的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言,就是张载给那个时代的答案。

材料三   明清之际社会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届的活跃……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理性,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之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宋朝理学家是在肩负怎样的时代任务而潜心学术衍生出理学的?
(2)材料四反映的运动是什么?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明清之际社会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届的活跃”中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2022-01-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