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工农兵题材写作的主流之外,出现了一些边缘性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的《红豆》、茹志娟的《百合花》等,这些作品突破了概念化的写作,给文学大潮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边缘性作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B.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C.百花齐放方针的推行D.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967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文学创作上除了工农兵题材作为主流之外,还出现了突破概念化的边缘性文学,如李国文的《改造》、宗璞的《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这些边缘性文学作品产生的主要原因
A.经济建设巨大成就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百花齐放方针的推行D.三大改造的巨大成功
5 . 如表是建国后,湖北省恩施州在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状况。这说明恩施地区
A.建国后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B.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发展迅速
C.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成功实践D.198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6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这说明新中国
A.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文化工作报酬优渥
C.淡化科学领域意识形态D.建设人才资源充足
2020-09-06更新 | 122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批评“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D.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2020-08-29更新 | 425次组卷 | 5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6年4月,改编后的《十五贯》进京演出,一个多月公演47场,观众达7万人次,轰动全国。4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演出,大为赞赏并作了三点指示:“第一,祝贺《十五贯》的改编和演出都非常成功;第二,要推广,凡适合演出的,都可以根据各剧种的特点演出……”19日,周恩来也观看了演出并鼓励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组。”上述文字材料主要明了
①新中国“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   ②艺术作品需坚持艺术性和人民性
③艺术作品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   ④领导人的喜好影响艺术作品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7年8月,中央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决议,改变之前“自愿报考、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高校招生方针,采取新的“自愿报考、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针。此举
A.适应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B.促进了高等院校课程体制改革
C.结束了科教领域“左”倾错误D.解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