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天理”“自知之明,便是良知”。二者都(     
A.认为天理在人的心中B.主张良知是人的本性
C.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D.将儒学哲学化体系化
2024-04-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墨学曾在近代迎来一次小的复兴。黄遵宪推断,西方的科技之发展,得益于很好地应用了墨子的学说;梁启超曾大力宣传墨子思想,倡导“墨学救国”;孙中山也认为古代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他的“兼爱”与耶稣的“博爱”是一样的。这一现象表明(    
A.西方科技冲击促进了墨家的复兴B.资产阶级认同“中体西用”思想
C.国人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救国思路D.墨家学说更加适合当时的国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统诚信文化的内容。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诚信文化的共同历史价值。
2023-03-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以防御为本。中国古代总体上认为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防胜于攻,文胜于武。孔子就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强调用文德的手段……贞观之初有上书者劝告唐太宗“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唐太宗则说:“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因而他认为魏征的修文以治国,安“中国”以服四夷的办法是上策。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材料二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畏,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以商道为运道,以商舟为运舟,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

——摘编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把国家最高原则和国家安全的首要地位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强调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损害别国的利益和安全,要通过和平方式寻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发展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从而把维护中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只有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国家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摘编自车跃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国家安全观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的国家安全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老子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但老子的治国方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说明老子
A.思想主张与治国方案背道而驰B.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
C.在治理国家上融合了法家思想D.反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
2022-04-09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孔子有言:“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荀子·王制》中有言:“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由此可见,当时他们
A.积极探求国家治理途径B.推崇礼法并重理念
C.试图主导社会政治变革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7 . 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重法爱民而霸”;韩非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据此可知,二者都
A.遵循传统礼乐制度B.旨在提倡民本思想
C.主张明君治理国家D.反对贵族徇私枉法
2022-01-01更新 | 588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画像。这一作品
A.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B.体现了新儒学的发展方向
C.反映了儒家学说根植于道家D.具有艺术与史料双重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进一步提出“变置社稷”的宗教鬼神思想。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
A.认同鬼神天命的迷信思想B.人为本重现世的理性思想
C.天道人道转化的辩证思想D.重鬼神远现实的哲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
2021-10-07更新 | 5581次组卷 | 4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