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重法爱民而霸”;韩非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据此可知,二者都
A.遵循传统礼乐制度B.旨在提倡民本思想
C.主张明君治理国家D.反对贵族徇私枉法
2022-01-01更新 | 590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先秦思想家的言论。这说明,二者
言论出处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管仲《管子八观》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A.要求君主治国需顺应民意B.吸收了老子“道法自然”理念
C.反对人们日常过度的浪费D.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孔子则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韩非子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他们的主张
A.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C.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D.符合专制君主的政治需要
2021-12-25更新 | 432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比起诸子百家来,儒家“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儒家“特别的文化优势”主要得益于
A.植根于久远的文化传统B.满足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C.吸收了诸子的核心思想D.适应“大一统”的发展趋势
2021-12-24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中将先秦某学派思想特征概括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该学派
①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重“法”的特点②强调“天行有常”,但又指出人道有为
③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方法④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进一步提出“变置社稷”的宗教鬼神思想。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
A.认同鬼神天命的迷信思想B.人为本重现世的理性思想
C.天道人道转化的辩证思想D.重鬼神远现实的哲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北宋不同年间相关记述。这反映出当时
时间记述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皇帝)赐金明池善泅军士缗钱。先是,每岁为竞船之戏,纵民游观者一月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正月皇帝参加的上元灯节,是皇帝与民共度佳节的重要时日,皇帝会亲上御楼与百姓一起观灯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正月(皇)上以郭家大长公主薨,不御楼观灯。何执中、刘正夫言:长公主于属虽尊,于服已……圣主御楼观灯)不宜以此事而辍
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B.儒家“与民同乐”的思想得到践行
C.传统社会门第观念被彻底打破D.理学伦理道德秩序逐步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十月》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来形容春秋时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当时有思想家提出了稳定秩序和安抚人心的主张,流露出对“大同之世”的怀念,于是,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2021-11-18更新 | 376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注: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此处,宰相泛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特指某一官职。)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材料二   



                            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
(注:图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运用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观点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子认为“义,天下之良宝也”,“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与他们的看法接近的是
A.舍利求义B.克己爱人C.义利统一D.天下为公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