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孔子认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孟子将其发挥,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代表广大下层平民利益B.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C.主张通过劳苦达到为仁D.得到统治者的广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对应的学术流派与下列观点对应的学术流派相同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B.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D.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不载于势,则功不立,名不遂
2021-12-17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射礼是先秦贵族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论语八佾篇》在关于射礼的论述中指出: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由此可见射礼
A.具有民主平等色彩B.推动儒学广泛传播
C.注重修炼个人品性D.竞技仪式极其繁琐
2021-12-13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经·十月》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来形容春秋时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当时有思想家提出了稳定秩序和安抚人心的主张,流露出对“大同之世”的怀念,于是,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2021-11-18更新 | 376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商鞅强调战争为国富兵强服务,要调动全国的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孟子则认为发动战争应该是为了正义,诛杀暴君拯救百姓。这反映出两者
A.学术主张的对立B.政治立场的差异
C.军事观点的不同D.阶级属性的差别
2021-11-10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老子告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他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据此可知,老子
A.发展了早期民本思想B.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
C.极力反对韩非的主张D.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孟子曾与梁襄王进行辩论,梁襄王问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定于一”。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后来,孟子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据此,孟子辩论意图是
A.批评梁襄王暴虐无道B.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C.宣传儒家的政治主张D.探究礼崩乐坏成因
2021-09-23更新 | 37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

强烈的人本精神孔子的人本关切不仅是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孟子坚持国家管理要以天下人民的生存生活为念,修行仁德,实现仁政。
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孔、孟虽都肯定心理、生理的快乐体验,但重心逐渐转向精神的、道德的、理性的层面,追求乐道和“乐心”。乐道和“乐心”,就是要塑造真善美和合境界,这是乐道精神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中庸以及和合精神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既高扬人的能动性,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关于人际、群际之和,孔子强调“和为贵”。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善人为邦”,“宽猛相济”以实现政通人和。对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擅动干戈;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
笃行精神孔子主张听言观行,重视对行为的考察,“君子不以言举人”,选拔人才不能只听言。孔子看到了言与行、知与行的冲突,主张转知为行、知行统一的笃行精神。

——摘编自黄玮《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区域文化格局。其中,三晋之地较之齐、鲁少传统宗法制约束,卿大夫多系异姓且实力强盛,不仅与公室争权,而且互相火并。各国锐意改革,强调耕战。据此推测,三晋之地是
A.儒家发源地B.法家发源地C.墨家发源地D.道家发源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的基本规律。在孔子的学说里,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摘编自刘升《再观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言论中大量出现“仁”“礼”的社会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仁”与“礼”之间的关系。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仁”“礼”思想的认识。
2021-08-0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