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人物或学派

观点

儒家

“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管子

“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

墨家

“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
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2019-08-09更新 | 1798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2019-01-30更新 | 1535次组卷 | 7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五中2017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位思想家说:“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则此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由此可见,该思想家属于(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43次组卷 | 9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
A.违背宗法等级观念
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
C.宣扬积极救世情怀
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
2018-09-29更新 | 832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文科实验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30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历史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二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019-09-29更新 | 383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五中2017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2018-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