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写作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他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结合史实写一篇关于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历史短文。
写作要求:
(1)任选一家为代表。
(2)以文章的形式呈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3)史论结合,表达准确,语句通顺。
(4)内容包括: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墨子·尚贤》中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反映了墨子
A.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尚贤B.反对宗法世卿世禄制度
C.代表下层手工业者利益D.强调构建政治和谐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哲学家曾言:“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据此可知此他的代表思想是
A.“仁政”思想B.“齐物”思想C.“兼爱”思想D.主张变法革新
2021-02-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战国前中期,以儒、墨为主的学者,常取法先王,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却又“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当时学者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A.实行三代政治制度B.借助先王来宣传其政治主张
C.争夺思想统治地位D.否定先王以期推动政治改革
2021-02-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墨子认为,世上一切不合理之事,都起于人与人不相爱,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来代替不相爱和亏人以自利。这表明墨子
A.提倡节俭B.重视道德C.宣扬非攻D.力主尚贤
2021-02-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墨子说:“义,利也。”在他看来,“义”存在于生活之中,“利人”“利天下”只有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对百姓之安、对天下之治确有实际功效,才是道德之义、伦理之义。这表明墨子
A.向统治阶层表示让步B.单纯强调儒家道义观
C.具有鲜明的功利思想D.显现出极端利己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墨子在《尚贤上》中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据此可知,他在选官问题上主张
A.按照才能选拔官吏B.实行官员任期制
C.按照门第选拔官吏D.选官要注重公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与该言论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C.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D.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2021-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内部压力”与“外部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种思想流派的治国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墨子认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B.手工业者地位提高
C.衡量道德的普遍标准D.宗法等级彻底崩溃
2021-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