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儒家主张:“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墨家主张:“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家主张:“言无二贵,法不两适。”其中,思想主张不同于其他三家的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45次组卷 | 9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A.重视道德的作用B.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具有改革的精神D.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2020-07-12更新 | 9023次组卷 | 11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2020-07-02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儒家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道家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
兵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2020-07-02更新 | 654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荀子主张“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韩非手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墨子倡导“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一同天下之义”。这些言论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B.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C.体现了各派思想的相互接纳D.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先秦时期,道家主张圣人、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王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材料表明先秦诸子的主张(  )
A.基本体现了专制思想B.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C.蕴涵着国家统一思想D.实现政治思想的统一
10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