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鉴于当时儒家经籍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东汉灵帝派蔡邕等人把《鲁诗》《尚书》《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抄刻成石书,并立于太学门口,供学人校对。由于石经用隶书一体写成,故称为“一体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体石经”为古代书法研究提供新视角B.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C.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和损坏D.标志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022-03-18更新 | 37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到:如果君主暴虐,上天就会责罚他,以一些灾害为警告,这就是“天人感应”学说;但君主想要止其乱,“治乱”就需要用一些强制手段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这时候就需要运用法家手段使人民都能够听从于统治阶级的领导,来更好地治理人民、国家。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认为治理天下就是控制人民B.体现了外儒内法的基本特点
C.提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D.迎合了汉代中央集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之后的宣帝朝先后共有六位丞相:蔡义、韦贤、魏相、丙吉、黄霸、于定国。蔡义,治《韩诗》出身,汉昭帝的老师;韦贤,号称邹鲁大儒;魏相,少学《易》,举贤良为官;丙吉、黄霸、于定国都是少学律令,后来也改学儒学经典。这表明
A.官僚政治不断完善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强
C.儒法学说走向融合D.皇帝文化水平逐渐提高
4 . 董仲舒认为每一新王受命,必须根据赤黑白三统,改正朔,易服色,但是“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这一思想
A.继承了儒家传统民本观B.以儒家伦理制约了皇权
C.旨在维护封建礼法秩序D.论证了王朝更替的必然性
5 .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就对六艺之科的态度而言,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书》截然相反,但其思路如同—辙。二者“思路如同一辙”是指
A.通过禁绝异端达致思想一统B.糅合百家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C.借助儒法结合实现君权巩固D.矛头指向道家改变无为局面
6 . 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类社会与宇宙是一个整体,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天,天的运行规律也有道德含义”。这种观点
A.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体现了尊卑有序观念
C.背离了传统儒学的天人观念D.有利于强化专制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之前民间信仰的主要对象是自然事物及某些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而到了汉代,一些“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为人淳厚”“视民如子”的官吏也成了民间信仰的对象。这反映出汉代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选官制度的改革
C.主流价值观的变动D.君主专制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养天下之士”。据史料记载,武帝时学生仅50人,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增至3000人。太学的设立和发展
A.拓宽了官员晋升的渠道B.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9 . 汉武帝时期,罢黜了不治儒学五经的“太常博士”,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一律排斥于正统官学之外,并优礼延揽了一批儒生进入朝廷执政。这客观上
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B.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纷争
C.实现了对官僚队伍的全面管理D.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2022-03-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采用丞相卫绾的建议,罢黜专治法家、纵横家学说的官员:把不研究儒家经典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学从官学中排除。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儒学符合大一统需要B.汉时丞相位高权重C.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D.官学教育为儒家垄断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