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D.晚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等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9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名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钱伟长青年时期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目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B.有些外国人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
C.儒家应当积极向世界宗教推介自己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6 . 两千年来,儒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
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
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
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学经典《三字经》警示后人“子不孝,父之过”。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而汉武帝以后则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从先秦时期到汉初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先秦儒家思想已被否定
B.西汉儒学独尊地位形成
C.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D.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贵族政治的衰落
C.儒家影响的扩大
D.宗法制度的瓦解
9 . 下图是汉代教育发展体系图示,由此反映出

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
B.私学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流
C.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
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
2019-01-07更新 | 25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