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汉武帝后官员选任多出自文学之士。又有史料显示,直到东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诸(尚书)郎多文俗吏,鲜有雅才”。还有史料记载汉代“儒吏兼用之”。这些记载说明
A.历史材料缺乏客观性B.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汉代未形成官修史书D.应在一定时空下认识历史
2022-02-1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汉中期,戴德编著的《大戴礼记·本命》关于离婚原则有这样的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七去三不去”的离婚原则
A.受社会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B.意在维护女子权益
C.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D.加剧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记载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1-27更新 | 8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据《周礼》记载,其布局呈长方形。汉武帝尝试复原儒家经典记载的明堂,建立了符合阴阳五行之数的“亚”形布局的明堂,并成为独立建筑。汉代明堂形制的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新发展B.汉承秦制的需要
C.政权合法性的重塑D.国家经济的强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用什么手段有效地治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汉书˙元帝纪》中曾经记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下列观点中,其治国手段或理念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教训正俗,非礼不备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礼法立教,出礼入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
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
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8 . 东汉时期,民间碑刻对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内容玄远不经;对近世祖先的描写则强调支系流布,但未必真实;对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有无和高低为准,如实书写。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长期稳定B.经学世家崛起
C.历史记载断裂D.官僚政治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墓葬被选入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墓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谓、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盘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私营手工业
B.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的思想精髓
C.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隶书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D.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2021-07-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根据《汉书》记载,张汤、桑弘羊等法家人物也受到重用。这体现了汉朝
A.思想统一不足以巩固政权B.儒家思想在实践中名存实亡
C.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D.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