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是唐代一些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人物墓志内容
沈齐文“求我师于周孔,无涉异端”
王弘“兼忘聃释,大归儒首”
房凜“儒为德本,德实教源”

A.尊崇儒学
B.力促三教合流
C.崇尚无为
D.对现实政治不满
2 . 在儒学发展史上,西汉武帝时期《诗经》《尚书》等五经成为国家的教科书,后来《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儒学教育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儒学糅合诸子学说
C.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D.科举制度创立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理学家虽然激烈地质疑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来自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道教和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核。这说明宋明理学
A.追求自由而丧失社会责任感
B.是儒学与佛道思想融合的产物
C.其思辨化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D.使儒学的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4 . 下图为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这说明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间的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
2019-04-23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曹村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印度早期佛教宣传出家之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关系,也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敬仰父母……中国佛教僧人既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促成中国佛教僧人家国情怀的重要因素是
A.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
B.孟子仁政主张
C.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D.程朱理学观念
2019-04-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019-01-30更新 | 3406次组卷 | 97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019-01-30更新 | 3100次组卷 | 122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源角度来论证纲常伦理的合理性并发展了儒学,由此
A.使儒学出现危机
B.使儒学神学化
C.使儒学日益僵化
D.回应了佛道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C.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2018-11-15更新 | 257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10 . 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道教思想
B.道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