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唐代韩愈以孟子上承孔子而对其特别推崇,在“道统”中将原先被列为上承孔子的颜渊排斥在主线之外,并且将儒学研究从章句训诂引导为对经典义理的探求。韩愈此举(     
A.确立了孟子的亚圣地位B.挽救了儒学面临的危机
C.影响了宋代儒学的发展D.顺应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而又忧其用夷变夏也。乃求得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尔还其椟。”陈寅恪这段话认为宋儒
A.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儒学B.为创新佛学而重新阐释儒学
C.名为阐明古学实是吸收异教D.出于爱国心理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3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据韩愈《原道》描述,当时僧人、道士均视孔子为“吾师(释迦牟尼、老子)之弟子”,而儒者们“乐其诞而自小”。韩愈意在强调唐代中期
A.已闻宋明理学之先声B.儒学正统地位亟需重构
C.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三教合流成为社会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初期的统治者.面对百年战乱造成的满目疮痍的社会肌体,为了尽快医治创伤,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制定了一项“偃武修文”的文化政策。这一政策
A.促进了社会管理的放松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增强了解决边患的可能D.推动了主流思想的革新
2021-01-1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

材料二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时人或言“周孔”或言“孔颜(颜回)”,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对于“杨、墨行,正道废”的乱局,孟子辞而辟之,开“辟异端”之先河,因此其功甚伟。因此,韩愈认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之后,则是由孟子来承继,孟子死后,则是“不得其传焉”。

——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7 . 唐代朝廷经常举行儒释道三教讲论,由皇帝担任主持人,参与辩论的是三教中最有声望和学问的"通人"。参与各方为了攻击对方、树立本教威望,莫不广引对方经典以资辩驳,许多人因此开始兼明三教。这
A.反映了唐开放包容的文化风气B.巩固了唐代儒学的统治地位
C.导致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混乱D.说明统治集团统治思想动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了传统儒学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的儒学思想家们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动儒学发展的,并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9 . 下表为《新唐书》中孔子称号的变化情况统计表(部分)。该表反映了唐朝
时间皇帝称号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先圣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宜父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太师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隆道公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文宣王
A.佛道思想兴盛B.君主专制强化
C.儒学地位稳固D.中外交流频繁
10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20-09-16更新 | 540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