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带领自己的弟子在列国游说,诸侯都不接受,最后,孔子回到家乡,经过整理和创新,形成了以“仁义”“周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首先仁义,非礼不成。”战国孟子首次将儒学思想带入到政治当中,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而荀子则主张用儒家的礼和法来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

——摘编自涂少华《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礼记尚书》等

材料二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盛极一时。汉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一味地追求强权法制,是不利于国家统治的。在唐代,儒学一直保持主导地位,但不时受到冲击。宋代的一些学者,他们将佛、道两家的思辨带入儒家思想当中,对其进行改造,使得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

——摘编自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礼记正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儒家学说核心观点。分析孔子学说不被诸侯接受的主要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儒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的思想,简述唐代儒学受到的政治冲击和宋代“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境界”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虽然唐代统治者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这说明,当时
A.皇权借助儒学得到进一步扩张B.儒释道三家同质化
C.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挑战D.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2022-02-25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年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欧阳修认为,佛教“为中国患千余岁”,魏晋以来“扑之未灭而愈炽”,是由于“未知其方也”,故主张“修其本以胜之”。这一观点( )
A.指出了儒学复兴的方向B.奠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C.推动了儒学与佛教合一D.重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儒学在两汉享有“国宪”地位,士人“咸资经术”,然而到了魏晋时期,魏帝曹髦巡视太学,以经学史上一系列自相矛盾的问题反复请诘难经师,令经师瞠目结舌。这说明
A.儒学已经丧失正统地位B.佛教道教的盛行冲击儒学地位
C.儒学理论亟待发展完善D.魏晋统治者崇尚武力而非文治
2022-02-2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阳民中 贵阳九中 贵州省实验中学 贵阳二中 贵阳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联合考试(五)历史试题
5 . 王维“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居于儒家价值观高地的士大夫们,在私人生活中与僧、道人士过从甚密。这反映了唐代
A.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快速发展B.活泼、开放的社会风气
C.复兴儒学成为时代发展需要D.士大夫宗教信仰多元化
2022-02-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唐宋八大家提出并发展了儒学的道统说,以孟子承孔子之正道,他们通过解读孟子对儒学经典义理进行深度探求;他们对佛、道两教的态度,逐渐由情绪激烈的反对走向理性平和的辩论。这从侧面表明,唐宋时
A.正统思想频繁更替B.三教合流基本实现
C.文人颠覆汉儒传统D.儒学逐渐走向复兴
7 . 学者陈寅恪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A.打破南北对峙实现了国家大一统B.从倡导儒学复兴到理学的形成
C.词和曲逐步取代格律诗既有地位D.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开始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程颐说“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这表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学术流派纷杂B.各国变法兴起C.纲常伦理丧失D.世风每况愈下
9 . 南北朝时期,儒学出现南北分野,学术风格很不相同,南、北学者各持己见。到唐太宗时,因“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而作出统一经义的决策,编撰通行的《五经正义》。这反映了
A.三教归儒的历史趋势B.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C.维护全国统一的需要D.儒学逐渐走向僵化
2022-01-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材料一   秦汉(主要是汉代)时期创建的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位一体的土地所有制度;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和特征的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儒为主,以法为辅,以阴阳五行为理论骨架而统合诸家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太学为主导的官方学校教育制度等等。都从不同的层面,对大一统的、多民族的、趋善求治的中国古代文化类型及其特点的形成,起了文化整合的作用。从整体结构和功能而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很大程度来自秦汉时期所创建并为后世所承袭的各项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在功能上的整合。

——摘编自李宗桂《论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材料二 宋型文化是积极昂扬的入世型文化,讲究履践,注重实用,强调经世,体现出一种济世情怀。当时士人对流传多年的传统经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绝不轻易认同前人,并对传统经学家“疏不破注”的做法不以为然。最具代表的人物有欧阳修、刘敞、王安石三人。宋代学者几乎对所有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盲从古人。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岚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摘编自董德志《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文化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文化的特征并分析宋代文化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