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认为“人伦者,天理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南宋理学家是
A.程颢B.程颐C.朱熹D.陆九渊
2 . 有学者说:“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由此可见,朱熹
A.注重实践孔子所维护的周礼B.积极构建官方的哲学意识形态
C.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格物致知D.努力将儒家伦理道德推广实践
3 .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21-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程颢认为仁者必须把自己与物切实的感受融为一体,强调“不须穷索”的直觉体会,只要经过诚敬的修养,就会体验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浑然整体之大成。如何体认天理,程颢偏重于
A.格物致知B.内心感悟C.经世致用D.要知行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圣人心传的秘旨,强调以道心制约人心,以找回唐末五代以来被破坏了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想,重建精神家园和价值理想。据此分析,程朱陆王等思想家都主张
A.理先于气,但不能离开气B.扫落物欲,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D.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此材料的观点意在
A.加强道德修养恢复内在善性B.提倡唯物史观启迪思维方法
C.利用外在天理约束后天欲望D.主张探究万物以明道德之善
7 .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13世纪的中国)文化和科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哲学的探讨和科学的描述代替了宗教的信仰”。材料中“哲学的探讨”当指
A.程朱理学B.克己复礼C.阴阳五行D.道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理学家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据材料可知张载
A.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C.突破传统建立了完备思想体系D.强调格物致知和明理求是
2021-05-0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阳明曾乘船航于海上,突遇大风,船只几乎倾覆。他在危境中作诗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由此可知,王阳明
A.提倡“经世致用”B.认为“心外无物”
C.提倡“明道救世”D.主张“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王阳明提出“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酌量利害之多寡,审察人情之顺逆,务求公私两便,经久可行之策”的思想,认为致良知与声色货利等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这反映了王阳明心学
A.挑战正统思想肯定人的正当私欲B.包含了注重实用的思想
C.强调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D.强调修身贵在“致良知”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