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2 . 明清时期主张“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圣人心传的秘旨,强调以道心制约人心,以找回唐末五代以来被破坏了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想,重建精神家园和价值理想。据此分析,程朱陆王等思想家都主张
A.理先于气,但不能离开气B.扫落物欲,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D.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有学者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该学者提出的核心命题是
A.“正君心”B.“心即理也”C.“为天地立心”D.“夫人者,天地之心”
2021-05-09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首歌的歌词如下:“功如忠肃,学似文成,自古名贤数浙人……”。歌词中的“忠肃”是指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杭州府钱塘县人)。以下思想言论来自歌词中的“文成”的是
A.“昔受学于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满街都是圣人”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021-04-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一位理学家提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该理学家主张
①格物致知 ②循序渐进 ③本心体悟 ④知行合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29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7 . 明朝中后期,不仅政治危机严重,同时也出现了思想危机,旧有的理学教条已不可能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危机。为“挽世道,救人心”,“辅君淑民”,一位思想家结合其一生的政治实践经验,建立起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位思想家是
A.陆九渊B.王阳明C.黄宗羲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史·儒林传序》:“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百余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嘉靖)、隆(隆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其中“姚江之学”指的是
A.二程学说B.朱熹学说
C.陆九渊学说D.王阳明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021-01-09更新 | 6263次组卷 | 5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王阳明看来,道”就是“良知”。有人让他说明“道”究竟为何物,他的感受是“欲发挥此,只觉有一言发不出,津津然如含诸口,莫能相度”,“良知”是非理性的自我,所以王阳明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据此可知,王阳明知晓“良知”的最佳途径是
A.诚心向佛B.求诸自心C.读圣贤书D.格物致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