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明史》曾这样描述过心学的风靡:“嘉(靖)隆(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情形的出现和心学的某一特点有关,它是
A.直达本心
B.格物致知
C.慎思明辨
D.否定帝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加试题】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曾被官方称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A.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日久自然见真知
B.思想观点复杂多变,愈争辩则愈明朗
C.文献记载掺杂主观,史料考证极重要
D.过去与现在相纠缠,历史解释显立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朱子大全》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表明朱熹
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B.提倡格物致知之法
C.强调教育循序渐进D.重视社会伦理和修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了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知行合一”D.“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
5 .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又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A.借此彰显自己的汉学功底
B.以儒家思想巩固统治
C.内心仰慕崇拜儒学
D.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6 .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材料体现了朱熹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A.发明本心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2016-11-27更新 | 108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