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7 道试题
1 . 某同学摘录了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各课目录。下列各项符合第一单元总目录的是
A.儒家思想一统局面的巩固B.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文化
C.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传统思想从保守走向近代
2 . 根据下表(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可推知两宋时期
流派代表人物生卒年代籍贯
濂学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道州
关学张载1020~1077年陕西凤翔
临川学王安石1021~1086年江西临川
洛学程颢1032~1085年河南伊川
程颐1033~1107年河南伊川
闽学朱熹1130~1200年江西婺源
婺学吕祖谦1037~1181年浙江金华
永康学陈亮1143~1194年浙江永康
永嘉学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
A.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地理差异孕育不同文化
C.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D.文化的重心在向南方转移
3 .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个体对国家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思想实缩合已往政治、历史、宗教各方面而成,实切合于将来中国传成一和平的大一统的国家,以延绵其悠久的文化之国民性。孔子思想亦即从此种国民性中所涵育蕴隆而出也……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一种自觉的精神,已终于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天下的重任。……他们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一种严肃的制节谨度,而又带有一种宗教狂热的意味。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宋代士大夫主张人人皆可为圣贤,以圣贤为目标,就会表现出一种圣贤的精神气质。到了明清之际,一些士大夫认为,只讲圣贤气象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豪杰精神,才不会出现亡国亡天下的惨痛历史。著名代表人物有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等,他们认为士大夫必须要具备一种智勇双全、创造功业的豪杰精神。

——摘编自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国情怀的视角指出孔子所具有的品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士大夫“自觉精神”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及明清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得到丰富的表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摘编白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2020-10-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至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除此之外,董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汉代新儒学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
(4)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6 . 宋词小而狭,巧而新,极为细腻精致;宋画富于潇洒豪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宋文舒徐和缓,阴柔澄定,它们所构筑成的上层文化世界表现出精致、内敛的性格。这主要缘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理学体系的构建
C.社会环境的宽松D.士族势力的衰落
2020-10-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5343103陕西省汉中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张国刚《家庭史话》


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提取有关我国古代家庭变迁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20-10-2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隋·王通《中说·问易篇》

材料四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守仁的言论


问题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学术思想的变迁。
(2)材料二中,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儒家思想加以实践的?
(3)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据材料三指出“危机”的主要表现。宋代的儒家学者是怎样应对这一“危机”的?
(4)据材料四指出南宋朱熹和明代王守仁思想的不同点。
2020-10-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由此可知
A.民众价值观深受社会变迁影响B.民间传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
C.统治者态度决定文学发展走向D.民本思想借助传说广泛传播
10 . 简述宋明时期儒学的主要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0-10-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