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末清初思想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以下是其中的三位:



(1)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位,简要说明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材料二   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帝王之将兴,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董仲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观点?儒家思想在哪一朝代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五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4)材料五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哪位思想家?后人将上述思想归纳为什么?
2019-06-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存天理,灭人欲”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3-06-15更新 | 126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位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4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中朱熹“爱民”的主张。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宋代和明清时期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2016-12-13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份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文化自信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易中天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式)

“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唐甄)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中天的这段话是对中国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选取材料中的三位思想家,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空缺的内容。
主题:明清进步思想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唯物论思想
唐甄大胆批判君主专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李贽反对那些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子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民端”。他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女子,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3: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大治,还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他反对道学家疏浮泛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得真理。

——《中国思想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性,说明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2,找出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观点的两句话,并说明这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3,提炼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4)上述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1-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人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梁启超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顾炎武
D.董仲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后人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7-11-14更新 | 326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6-10-19更新 | 121次组卷 | 9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