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封建制度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 .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与上述言论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经世致用
D.存天理,灭人欲

3 . 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梨洲”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民主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原因。

4 . 某中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在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价时,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
观点,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甲: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B.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C.丙: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
D.丁: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6 . 有学者指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其主要原因是
A.政治的迫害
B.时代的动乱
C.科举的没落
D.学风的转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简要评价材料二、材料三中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8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B.西方启蒙运动思想的深刻影响
C.程朱理学失去了其统治地位
D.中国自然经济的崩溃和瓦解
9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4)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