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

材料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二   原始儒家的君臣观中存在一些明显消极的因素,他们虽然在理论(人性论)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却没有推而广之于政治层面,承认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他们没有否定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君臣、君民之间的从属关系。

——邵汉明《儒家哲学智慧》

材料三   隋唐尤其是宋明以后,儒学在中国、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都具有官方哲学地位,统治阶级用各种方式向社会灌输儒家思想,儒家伦理深刻影响了上述国家社会各个方面。

——汪德迈(法)著,陈彦译《新汉文化圈》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明显消极的因素”指什么?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3)依据材料三,儒家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的?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