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B.西方启蒙运动思想的深刻影响
C.程朱理学失去了其统治地位
D.中国自然经济的崩溃和瓦解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根据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只能“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的原因是什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理性构想?
(2)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将这棵人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引发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
2017-07-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重点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