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序号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电。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2)有人说儒家学说中蕴含着重视人的思想。这在上述言论中有无体现?阐述理由。
(3)第⑤和⑥两种思想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以上言论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2021-03-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由于饱受国破家亡的沧桑巨变,对学术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深刻体会到理学空谈误国,八股科举害人的实质,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许多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和观念。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孟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具有启蒙意义思想观念的背景,并列举主要思想观念
(3)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两次重大运动?结合史实说明传统儒学在这两次运动中的境遇。
2021-03-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材料二: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阳,天之德;阴,天之刑。天之近阳而远阴,大德而小刑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材料三: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顾炎武《日知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二位思想家针对治国问题各提出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的思想与韩非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顾炎武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因素。
2021-03-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⑤对应的历史时期,并任选三个时期说明其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
2021-03-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三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程朱理学何时成为正统思想?
(2)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儒学的发展历程
2021-03-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普高班)试题
6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所制定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
2021-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山东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路。”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其突出的主张是什么?
2021-02-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了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是如何将儒术扩展后又延长的?产生了怎样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9 . 任何时期的思想发展,都需要秉持经世致用的思想原则,不断丰富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顾炎武认为,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他认为要引古筹今",以为“经世致用”。黄宋羲提出:受业者必先宗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清代章学诚也提出: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这是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风气的一种否定。

——《中国百科大辞典》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前,历经了近30年极其艰苦的革命动员和战争。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为了适应各种挑战,形成了一套游击式"制定政策的方法。这套方法包含了一系列兼具主动出击和迁回调整的策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允许改变一些已有的规定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这种政策风格要求决策者有较强的创造力。

——摘自[]韩博天《红天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分析他们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主革命各个时期毛泽东根据革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思想主张。(任选两个时期即可)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世致用思想的看法。
2021-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晚期的文化气象,当然也不拘一格,虽不全是反传统、重个性、重自由这一系列,但这一风气仍弥漫于思想、文学与艺术领域,是对传统权威及礼教规范诸种压力的反弹,也是在反弹过程中的反思。一时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风气所及,即使系出朱子理学的东林学派顾宪成、高攀龙诸人,抗争奸邪,意气慷慨,置生死于度外,其行为作风也已是狂狷之流,不同于世俗的乡愿。明清之交,国亡家破,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如果没有清代严酷的权威压制,斩断了这一段反思的检讨与创新的尝试,中国文化后来的演变,或未必有三百年的僵化。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对于国家性质的提问,引发了自由与人权的观念,这两个观念,其实与希腊古典思想关系不大,却是由宗教改革后重新界定神恩引申而来的。人类与个人都蒙受神恩,神创造了人,而且神爱世人,因此,人权是神圣的,人的自由不应当被别人剥夺。于是,国家是由个别国民合订的契约所创设的,以服务国民。这一转折,逐渐在国家的定义中,注入个别国民的权利,为民主政体确立了天赋人权为其基本要件。

——摘编自陆昱晖《浅谈西方民主政治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文化风气的主要特点,并评价这一风气。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文化风气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