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B.反对教会特权
C.重视实验分析D.理性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方有学者认为,“在尘世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尘世的光荣是对的。当我们到达天堂,不再希望和关心尘世的光荣时,人们可以希望享受天上更高的荣耀。因此,我认为,凡人首先关心凡人的事情,这是一个正确的次序”。该学者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徒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3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2021-04-29更新 | 864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其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B.新航路开辟,扩大文化交往
C.它肯定人,注重人性,适应社会的发展D.它反对神学迷信,提倡现世生活享乐
5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利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所著的《君主论》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通权达变,要真正了解国情。这些思想表明
A.理性主义深入人心B.文艺复兴民族主义成为主流
C.民族国家最终形成D.世俗统治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城市颂辞是中世纪文学的既有载体,意大利布鲁尼(1370-1444)的《佛罗伦萨颂》受古典作品的启发,在写法上更关注城邦的世俗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活跃生活优于沉静生活,财富优于贫困,婚姻优于独身,政治行当优于寺院行当”。这反映了布鲁尼
A.抨击封建贵族腐朽生活B.倡导人文精神
C.推崇中世纪的古典作品D.支持宗教改革
7 . 有学者研究指出,中世纪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8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2021-04-02更新 | 3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859年在其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诗人艾青(1910—1996)在其《艾青诗选》中写道:“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个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时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外近代的某一个历史时期,以“ 的时代”填充能反映其时代特征的词语或短语,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5世纪,英国历史上第一家印刷所在威斯敏斯特成立。但至16世纪前半叶,英国仍然需要大量从威尼斯进口图书,比如柏拉图、索福克勒斯及修昔底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深受英国读者欢迎。这说明
A.欧洲引入中国活字印刷术B.人文主义精神影响深远
C.教会强化了对文化的垄断D.古典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