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下图所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局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1-06-10更新 | 131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卢梭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国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如果有一种神明的人们,他们便可以用民主制来治重:但是那样一种十全十美的政府是不适于人类的”卢梭这样说的原因是
A.民主制不利于社会进步B.民主制下将无法创造出更加十全十美的政府
C.民主制存在着许多弊端D.民主无法避免强制,无法保证少数人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当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
A.苏格拉底
B.马丁•路德
C.康德
D.卢梭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我反对这一说法。孟子根本没有仔细观察也不知道人性的真实情况,没有发现人的本性恶,以及善的虚伪性。人性(恶)是先天决定的,不可能通过学习来改变;礼义是由圣人树立的,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可以模仿实施来取得成就。不可能通过学习来改变的,是人的本性(恶);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善,恰恰是隐藏了人性之恶的伪善。被伪善掩盖的恶,一旦有了时机,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根据《荀子·性恶篇》整理

材料二 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言:“无论谁要想建立一个国家并制定相应的法律,都必须从所有人都是恶的,并且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准备表现自己邪恶的本性这一假设出发。”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需要法律来约束人,连最高的君主也不例外。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趋利避害即自我保存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善恶并无固定标准,全以是否符合人的自我保存为转移。为了和平和自身安全,每个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力量,订立契 约……

——摘编自陈金颖:《中西方性恶论及其政治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性恶论的异同。
(2)运用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性恶论的积极意义。
2020-02-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三)历史试题
6 . 卡拉斯是法国一名虔诚的加尔文派新教徒。1761年,他的儿子安东尼突然吊死在自家门框上。卡拉斯由此遭到一群狂热的天主教徒的谴责与围攻,信仰天主教的法官在没有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宣判卡拉斯有罪。这说明法国
A.宗教改革阻力重重
B.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的必要性
C.君主专制势力强大
D.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分权制衡
2019-06-13更新 | 15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影响了同期科学的发展。社会也给予科学更多的支持,如仅仅国为对地球和生物的兴趣就引发了多次考察行。从200多年前为了香料而地理探险,到现在只是为了加识,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上流社食贵妇人主持的沙龙,到头来者不拒的咖啡馆,科学知识和启蒙思想到处传播。1831年,雨果感慨,书与大教堂校量,前者会战胜后者。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法国科学家居煌叶的激文论与英国赖尔和达尔文在地质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所持的新变论,分别与当时法国激烈的社会动及英国温和的政治改良有某种联系,居煌叶一本著作的标题就是《地球表面的车命》。

——摘编自昌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将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试图通过科学的传播来实现真正的民主,进而批判中国的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新文化运动所认识和理解的科学,不仅仅是科技术或科学思想,而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对科学的追求和崇尚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由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科学从此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动与近代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较于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传播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传播与思想解放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9-05-24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宾诺萨(1632—1677年)说道:一个人只要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他就是处于奴役的状态,而只要和上帝达成一致,人们就不再受于这种影响,而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因此摆脱恐惧。这一言论
A.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B.萌发了人类的自主意识
C.抨击了天主教会的思想
D.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所具有的巨大转变的特点,向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此时,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经发展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可这一时期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寥若星辰,从全局上看,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的较量中还处在下风,这一点从拿破仑战争失败中已明显反映出。这也说明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还需要经历更长期的斗争与努力。

——摘编自《历史教学》

材料二   反观中国,直到15世纪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最先进的行列之中,但是从16世纪起却逐渐落后下来。中国游离于世界经济圈之外,闭关自守,以天朝大国自居,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文明。如果从绝对数字上看,明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康乾盛世”,其繁荣程度仍然远逾西方。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其发展势头之兴旺是难以估量的;而中国依旧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依靠的是农本经济,已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大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引发的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重大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中西经济发展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