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
2018-05-01更新 | 287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B.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C.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9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些女性俱乐部,她们要求教育权和就业权。著名女权活动家德·古日代表她的俱乐部以《人权宣言》作为改编依据,以几乎完全相同的形式写出了《女权和女公民权利宣言》。此宣言包括前言和17项内容,其中有14项基本上采用了《人权宣言》的内容,只不过将《人权宣言》中的“男人”和“公民”替换成为“女人”和“女公民”。1793年11月3日,德·古日被处死。11月19日,有关其被处死的评论被刊登在《导报》上,德·古日被形容为“一个忘记了女性美德的阴谋家,因而要惩罚她”,女权俱乐部也被解散。在以后的年代中,女性组织一再重组,但总是遇到男权社会的敌意,有时甚至激起暴力冲突。

——摘编自李月《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女权主义的发端》

材料二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带入了中国。早期洋务派人士和部分买办,最先感受西方男女平等观念,并提出兴女学、戒缠足的主张。19世纪末期,康有为等人吸收了“天赋人权”观,并以此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妇女问题,产生了近代中国初具理性色彩的男女平等思想。这些男性精英的活动鼓舞了妇女的斗志,她们通过自办女报、组织妇女团体等活动来鼓吹女权。1907年底,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女子针对帝国主义攫取我国路矿权的行径,纷纷设立“女界保路会”等妇女团体,集议筹款,签名认股,以挽回路矿权。据统计,1898年至1919年,妇女团体所办的报刊,全国约有40种,大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日本的东京。该时期的女权主义诉求集中表现在要求妇女教育、主张婚姻自由、强调女子经济独立、提倡妇女参与政治等方面。

——摘编自何黎平《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该时期女权运动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法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18-03-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2018年山西孝义高三名校高考模拟)康德著有《实践理性批判》,其中“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可见,该著作的主旨是
A.说明理性的重要性
B.突出人的主体性
C.阐述道德的内涵
D.思考人的意志力
2018-03-04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伏尔泰推崇儒学是因为
A.儒学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
B.中国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欧
C.法国教会和王权强大,专制统治腐朽
D.法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2018-02-26更新 | 47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
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
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2018-02-02更新 | 6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C.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2018-01-26更新 | 219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即是要实现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不是‘可以做’的权利性规定。法律成了压制性的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他更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并且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   现代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于自身人格尊严、自由平等、权利义务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而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熊晓梅《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培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罗马公民与中国古代臣民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康德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9 . 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2018-01-09更新 | 20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
10 .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B.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D.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